✈️ Gate 廣場【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】
廣場家人們注意啦!Gate Travel 已經上線~ 機票+酒店一站式預訂,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💸
所以說,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😎 💕
現在廣場開啓 #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# 活動,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& 使用體驗!💡
🌴 參與方式:
1️⃣ 在【廣場】帶話題 #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# 發帖
2️⃣ 你可以:
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(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)
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/訂酒店的奇妙體驗
放放省錢/使用攻略,讓大家省到笑出聲
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
📦 獎勵安排,走起:
🏆 優秀分享官(1 名):Gate 旅行露營套裝
🎖️ 熱門分享官(3 名):Gate 旅行速乾套裝
🎉 幸運參與獎(5 名):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
*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$100 合約體驗券,旅行速乾套裝 以 $50 合約體驗券折算,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$30合約體驗券折算。
📌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!
📌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、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。禁止小號刷貼,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!
🕒 8月20 18:00 - 8月28日 24:00 UTC+
為什麼 AI 時代,總是黃賭資金最先爆發?
用安全的模型去守護不安全的模型,用智慧的系統去抵禦來自智慧的攻擊。本文源自 拉風的極客 所著文章,由 TechFlow 深潮 轉載。 (前情提要:巴基斯坦宣佈將2000兆瓦電力用於「比特幣挖礦和AI中心」總理任命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特別助理 ) (背景補充:鴻海內部實驗:AI 能取代80%工作,董事長劉揚偉曝未來工廠三位一體藍圖 ) 極客在創業,小白在買課,畫師在失業,但一個尷尬的現實卻是:AI 落地熱火朝天,但劇情走的不是降臨路線,而是擲骰子。 而且,在行業初期,這個骰子最先落地的面,往往不是黃色就是灰色。 原因也很簡單,暴利催生動力,更何況發展初期的行業,總是漏洞百出。看這麼一組資料就清楚了: 當前,超過 43% 的 MCP 服務節點存在未經驗證的 Shell 呼叫路徑,超過 83% 的部署存在 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配置漏洞;88% 的 AI 元件部署根本沒啟用任何形式的防護機制;15 萬個 Ollama 等輕量 AI 部署框架當前在全球公網暴露,超過 10 億美元的算力被劫持用於挖礦…… 更諷刺的是,攻擊最聰明的大模型,只需要最低階的手法 —— 只要一套預設開放的埠,一個暴露的 YAML 配置檔案,或者一個未經驗證的 Shell 呼叫路徑,甚至,只要提示詞輸入的夠精準,大模型自己就能幫灰產找到攻擊的方向。企業資料隱私的大門,就這麼在 AI 時代被任意進出。 但問題並非無解:AI 不止有生成與攻擊兩面。如何把 AI 用於防護,也越來越多的成為這個時代主旋律;與此同時,在雲上,為 AI 制定規則,也成為頂級雲廠商的重點摸索方向,而阿里雲安全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。 剛剛落幕的阿里雲飛天釋出時刻上,阿里雲正式官宣了其雲安全的兩條路徑:Security for AI 和 AI for Security,並發布了「AI 雲盾(Cloud Shield for AI)系列產品」為客戶提供「模型應用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」,正是當下跌業探索的一個最佳例證。 01 AI 擲骰子,為什麼總是灰色與黃色先朝上? 在人類的技術史上,AI 並不是第一個「先被黃暴試水」的新物種,灰黃先爆發,也是技術普及的規律而非意外。 1839 年銀板照相術一出,第一波使用者是色情行業; 網際網路初期,電商沒起步,成人網站已經開始琢磨線上支付; 今天的大模型羊毛黨,某種程度上,也是在復刻「域名時代」的暴富神話。 時代的紅利,總是先被灰色與黃色先摸走。因為他們不講合規、不等監管、效率自然超高。 也因此,每一個技術的爆發期,都先是一鍋「渾湯」,AI 自然不例外。 2023 年 12 月,一位駭客只用了一句提示詞 ——「$1 報價」,就誘導一家 4S 店的客服機器人差點以 1 美元賣出一臺雪佛蘭。這就是 AI 時代最常見的「提示詞攻擊」(Prompt Injection):不需要許可權驗證,不留日誌痕跡,只靠「說得巧」,就能換掉整個邏輯鏈。 再深一步,是「越獄攻擊」(Jailbreak)。攻擊者用反問句、角色扮演、繞路提示等方式,成功讓模型說出原本不該說的東西:色情內容、毒品製造、偽警告資訊…… 在香港,有人甚至靠偽造高管語音,從企業帳戶裡捲走了 2 億港元。 除了騙局,AI 還有「非故意輸出」的風險:2023 年,某教育巨頭的大模型系統在生成教案時誤輸出帶有極端內容的「毒教材」,僅 3 天,家長維權、輿情爆發,公司股價蒸發 120 億元。 AI 不懂法律,但它有能力,而能力一旦脫離監督,就具備傷害性。 但另一個角度來看,AI 的技術是新的,但灰產與黃色的最終流向與手段卻是不變的,而要解決它,靠的還是安全。 02 Security for AI 先說一個被 AI 行業集體迴避的冷知識: 大模型的本質,不是「智慧」,也不是「理解」,而是概率控制下的語義生成。也是因此,一旦超出訓練語境,就可能輸出意料之外的結果。 這種超綱可能是,你想要它寫新聞,它給你寫詩;也可能是你想讓它推薦商品,它突然告訴你今天東京的溫度是零上 25 攝氏度。更有甚者,你告訴它在遊戲裡,如果拿不到某某軟體的正版序列號,它就會被槍斃,大模型就真的可以想盡辦法幫使用者 0 成本找到一個正版軟體序列號。 而要想保證輸出可控,企業就得又懂模型,又懂安全。根據 IDC 最新《中國安全大模型能力測評報告》,阿里在與國內所有具備安全大模型能力的頂級廠商 PK 中,在 7 項指標中有 4 項為第一,其餘 3 項也全部高於行業均值。 做法上,阿里雲安全給出的答案也很直接:讓安全跑在 AI 速度前面,構建一套自下而上、橫跨三層的全棧防護框架 —— 從基礎設施安全,到大模型輸入輸出控制,再到 AI 應用服務保護。 在這三層裡,最有存在感的,是中間層專門針對大模型風險的「AI 安全護欄」(AI Guardrail)。 通常來說,針對大模型安全的風險主要有:內容違規、敏感資料洩露、提示詞注入攻擊、模型幻覺、越獄攻擊這幾類。 然而,傳統的安全方案多為通用型架構,是為 Web 設計的,而不是為「會說話的程式」準備的,自然也無法對大模型應用特有風險產生精準識別與響應能力。對生成內容安全、上下文攻擊防禦、模型輸出可信性等新興問題更是難以覆蓋。更重要的是,傳統方案,缺乏細粒度的可控手段與視覺化追溯機制,這就導致企業在 AI 治理中產生了巨大盲區,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,自然無法解決問題。 AI Guardrail 真正的厲害之處,不只是「它能攔住」,而是無論你是做預訓練大模型、AI 服務還是 AI Agent 各種不同的業務形態,它都知道你在說什麼、大模型在生成什麼,從而提供精準的風險檢測與主動防禦能力,做到合規、安全、穩定。 具體來說,AI Guardrail 具體負責三類場景的防護: 合規底線:對生成式 AI 輸入輸出的文字內容進行多維度合規審查,覆蓋涉政敏感、色情低俗、偏見歧視、不良价值觀等風險類別,深度檢測 AI 互動過程中可能洩露的隱私資料與敏感資訊,支援涉及個人隱私、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