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ebX 2025】無摩擦支付:構建未來無縫經濟

在2025年東京WebX大會上,Trust、日本智能鏈和UPCX的龍頭們表示,區塊鏈支付必須克服三個障礙才能進入日常生活:自我保管、交易成本和跨鏈互操作性。

Trust 已經有超過 2 億次下載,但仍然面臨用戶體驗瓶頸。日本智能鏈強調本地合規。拉塞爾·庫默 27 億美元的收購顯示了日本對無摩擦支付的真實需求。

無 friction 的支付僅僅是開始。真正的價值在於新的模型,例如 AI 驅動的個人財務、智能合約訂閱和機器對機器支付。這些可以帶來 10× 的收益。

在2025年東京WebX的主舞臺上,支付成爲了焦點。來自Trust、日本智能鏈和UPCX的龍頭並沒有停留在模糊的藍圖上。他們指出了三個棘手的問題:自我保管、交易成本和跨鏈互操作性。他們還設定了一個雄心壯志,希望在2026年之前將區塊鏈支付融入日常生活。

東京的焦點:支付成爲焦點

在2025年東京的WebX上,支付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。面對市場投資者的問題,有一點不斷被提起:區塊鏈支付何時才能像日本消費者每天使用的PayPay一樣順暢?

在舞臺上,三位龍頭從不同角度發聲。Trust首席執行官陳傲尹分享了全球錢包的規模。日本智能鏈的聯合創始人強調了本地合規性和監管適配。UPCX的拉塞爾·庫默用一個27億美元的收購故事點燃了整個房間。從表面上看,這似乎是關於路徑的辯論。事實上,他們都在回答同一個問題:Web3支付距離日常生活還有多遠?

Trust:在2億次下載後的“最後一公裏”

陳敖音講話時既自信又謹慎。他分享道,Trust在過去三年中已實現2億次下載和1500萬月活躍用戶,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非托管錢包。這些數字引來掌聲,但陳迅速提供了一個更冷靜的看法。

“真正的挑戰不是成長,而是體驗,”他說。“我們希望用戶在支付時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區塊鏈。”

這一句話在房間內引發了辯論。它揭示了核心問題:人們可能持有資產,但從錢包安裝到支付之間仍然存在“技術壁壘”。如果這最後一公裏仍然被阻塞,那麼龐大的用戶羣體將無法轉化爲真實的交易流。對於市場投資者而言,陳的信息很明確:下一場競爭不是誰“更去中心化”,而是誰能在幕後隱藏區塊鏈的復雜性。

日本智能鏈:合規的困境與“魔法般”的體驗

如果陳帶來了全球視野,日本智能鏈則提供了本地答案。日本在監管、身分和數據主權方面設定了高標準。這是一個障礙,但也是一個機會。

他們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合規棧:鏈上身分、合規模塊、部署在日本的驗證節點以及保留在日本的數據。這使得用戶和公司能夠在明確的規則下運營,同時與監管機構保持信任。

然而,目標不僅僅是“安全和可用”。他們還希望獲得一種“神奇”的消費者體驗——超越今天支付便利性的東西。如果區塊鏈只是復制現有的東西,它就缺乏吸引力。只有在合規的基礎上增加新價值,日本才能突破規模。

RUSSELL KUMMER: 從27億美元的收購到一個新創業公司

UPCX的Russell Kummer將討論變得個人化。在日本,他開發了一款極簡支付應用,讓人們僅用電話號碼進行支付——無需下載應用,幾乎沒有摩擦。2021年,PayPal以27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,這是當時日本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並購。

他本可以就此止步,但他沒有。他再次創辦公司,依然旨在消除應用層的摩擦,爲日本消費者提供無縫的支付體驗。他說:“真正的創新不是炫耀,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解決痛點。人們不需要知道這就是區塊鏈。”

他的故事使得小組討論更爲具體。在傳統金融科技中,無 friction 的支付是有效的。未解之問是,相同的想法是否能夠在區塊鏈環境中匹配或超越這個標準。

三大關卡是行業必須跨越的

不同的路徑指向同樣的挑戰。要在2026年前實現真正的應用,Web3支付必須通過三道門。

首先,自我保管和密鑰管理:保持資產所有權,同時降低門檻。

第二,燃氣費用和速度:允許使用穩定幣支付費用,並將確認時間推至幾秒鍾。

第三,跨鏈互操作性:讓人們在不需要了解鏈之間差異的情況下進行支付。

這些大門是檢驗標準。如果它們保持關閉,“無摩擦”只是海市蜃樓。如果它們打開,區塊鏈支付就可以進入日常生活。

戰略選擇:整合,而非替代

在戰略方面,演講者們分享了一種務實的立場:不要試圖首先推翻Web2——而是與之合作。

他們指出與像PayPay這樣的合作夥伴關係,將鏈上餘額嵌入熟悉的結帳流程中。這降低了教育成本,並在現有規則下擴展了價值層。這也符合日本的風格:穩定、合規,並對創新仍然充滿雄心。

超越“無摩擦”:真正的最終目標

長期思考者不會止步於“無摩擦”。他們將其視爲一個步驟,而不是終點。

真正的獎勵是新的商業模式:智能合約訂閱、基於拉取的支付、人工智能驅動的個人財務,甚至機器對機器的結算。這些在傳統系統中很難實現,但在區塊鏈上卻是自然而然的。簡而言之,Web3支付不僅應該趕上;它們可以提供10倍的價值。

結論

此次WebX 2025會議明確了時間表:如果行業能夠在2026年前突破體驗、合規、成本和跨鏈互操作性,區塊鏈支付就能夠進入日本的日常生活。

這是一個重要的懸念點——不僅關乎三家公司的計劃,還關乎Web3能否從“願景”轉向“實際使用”。在接下來的兩年裏,東京可能是無摩擦支付是否真正落地的最佳試驗場。

閱讀更多:

【WebX 2025】日本的比特幣ETF:可行性與需克服的挑戰

【WebX 2025】美國和日本的加密監管與穩定幣採納

【WebX 2025】亞當·巴克:比特幣操作系統

想要獲取CoinRank最新的動態和酷炫的見解嗎?快來關注我們的Twitter,跟上我們所有的新鮮故事!

〈【WebX 2025】無摩擦支付:構建明天的無縫經濟〉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《CoinRank》。
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留言
  • 轉發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暫無留言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